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之窗>>学习园地>> 文章

让拼图流行起来——小班《拼拼乐》工作坊纪实

发布时间:2017/4/19 16:58:22 作者:蔡伟 浏览量:1955次

[事件发生背景]

《拼拼乐》班级工作坊,顾名思义就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拼图活动。本班的工作坊紧密围绕本园的十二五课题研究内容,与本园的科学特色、培养爱好科学的幼儿宗旨紧密联系。工作坊中开展了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拼图活动,既能满足幼儿对拼图这类游戏的操作兴趣,又能发展幼儿的动动手动脑能力,还增强了幼儿对事物细节的敏锐观察力。《拼拼乐》工作坊中的工作内容是有目的性的、分阶段、分层次的投放拼图材料开展的,但对于规则意识还不明确,易受新事物吸引的小班儿童而言,缤纷的材料区太吸引人,他们会“自主”挑战难度较大的拼图,却无法完成收拾工作。在老师一次次对入坊规则进行调查,对材料收纳进行分类、分盒、贴标记管理后,还是会出现幼儿操作兴趣与实际能力的矛盾,会发生幼儿自发探究与坊内已订规则的挑战。且来听一听,坊中发生的两段小故事。

【工作坊事件记实】

主人公:小彤 (三周七个月,女)

(一)2016年2月25日   角色游戏时间

这已经是小彤连续第四天在角色游戏时间选择工作坊活动了。老师好心地劝导:“小彤,其它游戏也都很好玩,你不想去试试吗?”她坚定地摇摇头:“不,我就喜欢玩拼图,我回家也要拼这个。”端着椅子就进入工作坊了。彤从材料架上选出了“4—6块动物造型拼图”,打开盒盖,一套套地往外拿,突然一个不小心,老虎拼图板从手中滑落掉进盒子里,把剩下的一块拼图板也砸翻过来了,拼图块散落了出来。开始,她愣住了,大呼:“老师……”老师假装没听到,并没理会她,继续引导其他小朋友们进入区域游戏。彤看了会儿盒子里的拼图,自己取出散掉的两块拼板老虎和蜜蜂,趴在盒子上寻找对应的图块。此时,又有其他幼儿进入工作坊活动,有人催促着她快点,她仍一块一块慢慢拿着,告诉小朋友:“我马上就拼出来了。”取出以后和原图照片对照,在拼板上来回比较,慢慢还原出了两块拼图。得意地举起给身边的小朋友看,“快看,我拼好了!这是我自己拼的。”

此时,又有幼儿取来了“4—6块交通工具造型拼图”,“哗”地一下将整盒拼图都倒了出来,桌上瞬间被十多套拼图撒满了,所有的拼图都混到了一起。“哎呀,我找不到我的拼图了。”有人埋怨,“老师,老师,快来呀!”有人喊着,“哈哈,真好玩!”有人雪上加霜地用手搅拌着拼图块。彤有点生气,刚刚整理出来的拼图转眼就又散了,“你们干什么?我要把我的拼图找出来。”可旁边的小朋友没人理会她,已经有人又去材料架上重新取拼图了。老师走了过来,询问了解情况,彤还惋惜地告诉老师:“他们把我的拼图都弄不在了。”老师提醒几位玩得小朋友:“我们是不是要一起先把桌上的拼图收拾好。再选其它的呢?我们来比一比谁拼得又快又多。好不好?”“嗯!好的。”“我会拼的。”四位小朋友都同意,分头寻找喜欢的图案拼了起来。彤执著地找出原先的老虎拼图复原起来,尽管从一堆图块中找出来真得有点繁,可她还是坚持完成了,并信心满满地要帮别人完成。每拼好一个,她都会得意地向老师炫耀:“看,我又拼了一个。”“你看我拼了几个了?”在几人的共同努力下,老虎、蜜蜂、海宝、飞机、火车……一个个拼图终于被重新还原了。

(二)2016年2月29日   放学后

放学前整理衣服的空档,彤和天天、铭仔一起进入工作坊,将《七公主》、《赛车总动员》等几张难度很大的32块纸板拼图拿出来玩,可拆下来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完成不了,这可是老师也花了大力气才分类还原出来的,工作坊的工作任务中根本没有介绍过。当时,老师真得是有些恼火的,恨恨地说了句:“你们三个要把这里收拾好才能回家的!”彤的眼神里分明有一抹害怕的眼神飘过,只好噘起嘴巴,捣鼓起那花花绿绿的图块。要他们三人独自将那些拼图还愿几乎是不可能的。看到小朋友一个一个被家长接走,老师也在考虑怎样既不伤害三人的好奇心,又能记住工作坊共同制定的活动规则。奶奶进来了,“咦?小彤呢?”老师立刻向奶奶说明:“彤正在玩一张比较难的拼图游戏,还没拼完,奶奶来和小彤一起拼吧。”奶奶一听很有兴趣,“我来看看呢。”小彤脸上的紧张表情也放松下来,拉着奶奶的手一起拼起来,主动给奶奶递上图块,尽管那并不是奶奶需要的。渐渐地,彤和奶奶的配合默契了,能根据奶奶的描述和自己的观察,寻找相应的那块图块。唉,真得是有点难,奶奶一次次摇头表示不对,她只好又重新寻找。经过大约15分钟的努力,拼图终于被还愿了,奶奶和小彤一样对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老师也不忘继续鼓励,“下次,你们想玩这些比较难的拼图时,可以请家长来和你一起玩的。”

【事件分析与判断】

我班班级工作坊中开展的是以拼图为主题的操作活动,各种类型的拼图不仅画面造型生动可爱、色彩鲜艳亮丽,而且形式多样,活动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能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耐心。在每天的角色游戏时间开放,4名幼儿自主挂牌参与活动,以确保更多的孩子都能到工作坊里来玩一玩。

小彤,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幼儿,在上学期的活动中,并没有表现出对拼图活动的明显兴趣,多是处在观望状态,对于他人完成了拼图,她也是很开心和羡慕的。记得小班刚入园时,当时的彤在完全没有规则意识的状态下,数次独自进入工作坊,将其中的拼图材料任意取出,各种拼图块被混乱而无法还原。因此,老师曾严厉地批评过她,家长知道后也配合老师对也进行了教育。此后一段时间,彤真得不再进入工作坊“捣乱”了,但也很少涉足工作坊了。第二学期开学,当彤连续多日在角色游戏时间选择工作坊拼图活动,并开心地向老师讲述自己的操作时,似乎能感受到她再次萌生出对拼图活动的乐趣了。这次,老师一定要把这粒兴趣的种子培育发芽,让拼图活动在更多的幼儿中流行起来。

首先,主动性是幼儿参与一切活动的动力。《纲要》中早已提出要把情感作为幼儿认知的推动力,重视其逆向的运行,倡导以认知学习去拓展积极情感。《指南》中再次强调,科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精心呵护和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和学习的热情,获得终身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和拼图材料类型的需求,因为只有幼儿自己对拼图活动感兴趣了,才能在其中发现乐趣、感受成功、勇于挑战,才能实现我们创设班级工作坊的初衷,真正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和逐步成长。所以,老师允许彤在一段时间内的“偏区”选择,从而获得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以促进她的发展。这也正是工作坊活动相比集体活动的优势所在。当彤只愿作旁观者时,老师要寻找原因,静静等候,当彤积极参与时,老师顺势引导,静静观察。

其次,动态的规则管理方式是幼儿参与活动的润滑剂。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更多的安全、平等、自主和快乐,需要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但是,遵守规则也是幼儿社会适应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幼儿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幼儿因好行为而感到自我满足感时,才会真正形成自律,这比单纯的外在表扬和奖励更具有长效性。当工作坊中出现种种意外状况而乱成一团时,老师真得不能只用既定规则来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进行引导。故事一中,让幼儿用比赛的形式来收拾一桌子的凌乱拼图,这无疑增强了拼的趣味,也改变了拼的性质。幼儿才会更加乐意接受这样的“惩罚”,心甘情愿地去参与其中,并感受到相互帮助能完成更困难的任务。故事二中,邀请家长参与到拼图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完成难度更大的拼图,既满足了幼儿对其它难度拼图的探索欲望,又能增加家长对幼儿的关注,使拼图的游戏活动延伸至家庭。老师相信,这种尊重幼儿自主选择、自我决定的规则,必定能增强幼儿在选择拼图时的规则意识,又能提高他们对参与拼图活动的持久兴趣,使拼图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地更为长远。

经过这两段事件的观察,老师也高兴地看到了兴趣是如何在彤的自主活动和成长过程中不断“发酵”,并一步步推进的,也看到彤在拼图操作中发展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这使人深深地领悟到“活动的生成与发展追随孩子的脚步……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轨迹……”这两句话的含义和价值。

【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1.针对小彤近期对拼图的爱好情况,满足她多次进入区域进行操作探索的欲望。观察她在操作中的表现,对她的完成情况给予重视,鼓励她尝试不同的拼图类型,增添她参加拼图活动的信心。

2.根据难度的不同对所有拼图材料进行分类,将其分为1星、2星、3星三个不同的层次,在材料盒上增加难度星号标记。与幼儿共同制定活动规则:1星和2星是幼儿可以在游戏时间自选的拼图,3星是幼儿需要和家长或老师共同在晨间、离园时段操作的拼图。使班级幼儿能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拼图活动,能有更多机会参与难度大些的拼图活动,增进对拼图活动的兴趣。

3.及时与家长反馈她对拼图的爱好,动员家长在接送时间和她一起进行拼图活动,关注她的作品。也可以在家里增添一些拼图材料,提高她观察、动手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她对拼图活动的兴趣。

4.不断更换新的拼图活动,以渐变的难度提升,满足幼儿不断发展、提升的拼图能力,以多变的花样满足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和探索兴趣,维持幼儿更持久的参与拼图活动的兴趣。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