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心灵驿站>> 文章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惹是生非”的孩子

发布时间:2011/12/22 17:42:52 作者:张越 浏览量:1714次

                        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惹是生非的孩子

《和孩子一起跳舞——给中国幼儿教师的50封信》一书,吴放老师结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了幼儿园工作中切切实实的问题和她的处理方式,笔触清新自然,案例生动鲜活,里面的每一封信,既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融合,又有东西文化间不同的教育视角,读来丝毫不觉枯燥,简直就是幼教事业上的无声老师!

吴老师在“童心篇”中的几封信深深打动了我,其中谈到的那几个孩子都很特别:充满逆向思维又爱模仿扮演的乔嘉,适应
能力语言能力很强的盲童瑞秋,还有倔强不服输始终快乐的残疾小姑娘盖儿,每一个都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吴放老师把这些孩子称为“有不同能力的孩子”,透过这些孩子的表象,吴老师看到了他们身上所潜藏着的“不同能力”,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爱,不同的帮助,适宜的教育,使他们得到健康地成长。从中也不禁让我反思,在我自己的教育过程中虽然没有遇到过像瑞秋、盖儿那般如此特殊的孩子,但班里的孩子也都是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总有一些孩子是让人特别头疼的特殊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我常常会不自觉地用一种单一普遍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他们,所以总会让我觉得不尽人意,总是希望他们能按着我的要求来发展,希望他们能达到我的要求。但却忽略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忽略了每个孩子身上所特有的不同能力。吴老师的一段话更是让我思索,她说:“假如我们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规、听指挥,假如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创作、孩子的行为,假如我们对孩子看似‘出格’的想法和做法不去努力的理解和加以鼓励,孩子的创造潜能就会在我们的‘管教’中慢慢的销蚀殆尽。”从中让我感受到,在教育中我还需要转变观念,更加耐心细致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个孩子身上所具有的不同能力,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班有个孩子叫涛涛,
父母离异,爸爸在当地承包农田,很辛苦,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关心照顾他,也很少给孩子买这买那,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轻则打骂,重则棍棒相加,从没好好和他交流、沟通,也没教给他一些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与人交往的方法,久而久之,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就形成了。“老师,涛涛打人了”“老师,涛涛把我的画画纸弄坏了”“老师,涛涛把不要吃的菜扔到我碗里了”“老师,涛涛……”每天关于涛涛的告状事件不知道要上演多少次。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示范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