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产生的整合教育课程没有固定的模式,教育过程以主题为线索进行,每一个主题都各有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研究方式和表现特色。教师既是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又是课程的执行者和评价者。我园经过几年的整合课程研究,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上已经摸索出一套具体的做法,下面以中班上学期主题《我们的社区》为例来陈述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主题题目
l、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目。
在每次选择题目之前,教师要先了解幼儿当前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可以与幼儿直接交谈了解,可以向家长间接了解,还可以观察幼儿之间的言行来了解,从中发现可以选择的题目。
2、主题的确立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季节时令,考虑其前后经验的衔接。
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一般从自身开始,然后将注意推展至家庭、社区、周围世界,由浅至深、由简至难。中班上学期《我们的社区》这个主题就是在小班上过《独特的我》《我的家》《商店》等主题的基础上确立的,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开始关注社区中的人、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可以丰富和建构幼儿新的社区生活经验,且正值国庆节将至,社区内有许多活动幼儿
可以参与,如:爱护社区大宣传,与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国庆联欢等,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个题目。
3、每个主题题目既有连续性,又是相对独立的。
在选择主题时要考虑主题和主题之间在促进幼儿发展上的连续性,幼儿能力、生活经验、兴趣等方协的联系,而不是内容的联系。因此,选择的题目内容是相对独立的,从小班至大班,避免出现重复的主题。《我们的社区》这一主题在中班进行,在小班和大班就不会再做这个题目。
二、阅读和搜集有关主题教育内容的
书籍资料确立了主题题目之后,教师们要根据题目去查阅各种资料,寻找有关的教育内容、活动和图片,拓展思路,开阔视野,而不是局限于几本教科书中的内容。
如:各种幼儿图书,百科图书,知识图书,教师参考书,幼儿园教材,各领域活动设计实例等等,都能发现与主题有关的东西。
三、用脑力激荡法设计主题教育网络
查阅了各种资料后,教学助理组织教师们进行集体讨论(既脑力激荡法),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在这个主题中幼儿可以做些什么,可以获得什么经验和概念。幼儿对什么最感兴趣,哪些方面是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然后用网络的形式展现出来。
如:主题网络《我们的社区》:(附图一)在这个网络中,幼儿获得的概念有“社区的名称”“社区生活真方便”“我们的社区真美丽!”“我是社区的小主人”,其中“社区生活真方便”又包含两个次概念“社区有为我们服务的设施”“社区有为我们服务的人”,在次概念下还可以有更基层的次次概念,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讨。每个概念都关联了多个领域的活动,幼儿可以从不同面向来了解该概念,强化概念的理解,整合了幼儿的学习。
四、整理教育网络,均衡各领域的学习内容。幼儿是以一个“完整”人全方位进行发展的,各领域的发展相互关联和影响,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在前一个网络的基础上按领域规划教育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每个领域活动是否均等,如果不均等,再补充活动。使幼儿的学习达到平衡,各领域活动整合实施。如:《我们的社区》主题教育网络:制订全面发展的主题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主题目标与主题网络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主题目标依据主题网络的思路来制订,指向幼儿个体整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主题目标包括主题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师工作的指向,学习目标是在主题活动中要求幼儿具体做到的、掌握的东西,也是主题中幼儿评价的标准。教师要非常明确主题目标,将目标意识渗透到做主题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教育环节来完成主题教育目标。如:《我们的社区》主题目标是这样的:
主题教育目标:
1、知道社区的名称,了解社区里各种设施的位置和功用,知道社区里有各种服务人员的名称、工作场所及职责。
2、知道社区主要建筑的位置,培养幼儿的方位感。
3、学习爱护环境,尊重别人的劳动,遵守社区公德。
4、注意社区生活的安全。
5、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培养幼儿主人翁的精神。
学习目标:
l、能说出社区的名称,社区内常见的公共设施的名称、功能以及一些服务人员的名称、特征。并能进行正确对应连线。
2、知道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能集体制作社区平面图。
3、会辨认社区内各种标记,并能说出它们的意义。
4、正确分辨社区行为规范的对错,会监督自己和家人共同遵守。
5、学习户外写生的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摄影活动。
6、观察社区存在的一些问题,学习口述写建议书。
7、参与筹备社区国庆联欢活动,能分工购物,排练节目、制作礼物。
六、创设开放式的主题教育环境
根据开放式教育环境的创设原则和课程需要,我们的课室是能给幼儿自主学习以区域划分的开放式课室。除了设置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建筑区、音乐区以外,我们还没有给予幼儿个人活动空间的情绪角、幻想角等。教师根据各区域的功能及主题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各种活动材料,并利用墙壁、空间展示教师与孩子家长收集的与主题有关图片、照片、实物等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经过分析、归类、
整理后引起幼儿研究主题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主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展示幼儿研习活动的各项记录、成果和美工的作品,使环境不断随主题进展而丰富,随主题的变换而变化,环境对孩子的学习起能动的作用。
如:《我们的社区》环境布置,语言区:布置图片“故事《在哪里安家》”;操作智力卡片“散文《我的屋子我的家》”
认知区:1.社区的平面图;2,社区的行为规则图片;3,计K的统计表。美工区:社区的人幅壁画,幼儿的户外写牛作品;
幼儿社区摄影展。理发店:幼儿收集的各种理发用具;教师提供白围布,镜子。建构区:教师提供废;日纸箱给幼儿建构理想的社区。
七、灵活、弹件的活动编排与组织形式节题活动是以研习的方式进行,是由小朋友与教师一起对主题做深入探讨,注重学习过程互动交流的学习模式。活动的编排和组织形式遵循“弹性管理原则”,即在幼儿园规定的某些作息时间外的时段,教师可根据课程需要做灵活安排,活动的编排不再是根据学科课程表,而是根据主题的进展、活动的深浅程度和活动的连接做弹性安排。对主题的探讨由浅至深顺序进行,在活动顺序的安排上还要考虑活动之间的连接。如《我们的社区》的主题中,活动的安排是:教师先组织幼儿“参观社区的各种设施”,“采访行动”,然后做“社区设施记录表”,再组织幼儿进行“社区生活真方便”的谈话活动,最后是美工总结活动“社区平面图”,教师可以根据活动内容、孩子的需要灵活地运用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制定活动方案,编写教学计划。如:《我们的社区》第一周计划表:
八、统整幼儿校内外学习的家长工作家长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合作者、执行者,因为我们的课程是统整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会、大自然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只有幼儿园才被视为学习的地方,校内外的活动要并重,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应用,使幼儿的园内生活与园外生活统会为一体,因此,我们每个主题都要制定家长工作要求。如《我们的社区》的家长工作:
1、请家长利用散步的时间与幼儿观察了解社区的环境、设施,协助幼儿做记录。
2、家长与幼儿共同讨论社区行为规范,并与幼儿相互监督执行。
3、请爷爷,奶奶一起到老年活动中心参与幼儿国庆节联欢会。
6.为幼儿提供建构活动的纸皮、纸箱。
九、幼儿评价配合这个课程,我们对幼儿来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从社会情绪、语言、智力、动作能力、保健处理等,五项发展领域分阶段观察记录孩子某些行为或能力发展情况,它不是幼儿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是作为帮助我们了解幼儿个别能力,个别性的需求,以便在课程计划是作出改进,规划合适的学习活动,它包括学习角幼儿学习记录,教师在活动中观察记录,阶段性观察评量及主题检讨。在整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园逐步形成了“课程统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的课程特点,真正为发展儿童内在潜质提供了充分、良好的环境与机会。